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045451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峰岭底村的“窑变”
编辑:裴芬芬    2019-05-28 08:35:51    来源:新华网

守窑、废窑、复窑……窑的变化记录着峰岭底村奔向好日子的进程。

“穷瓷窑,饿瓦窑,实在不行下煤窑。”山西省娄烦县峰岭底村人昔日离不开窑,窑洞吃住,瓷窑谋生。革命先驱高君宇就是从村里窑洞走出的。100多年前,靠着家里烧制瓷器积攒下来的财富,他支持革命事业的故事仍让村里人津津乐道。后来,这个吕梁山村的村民不再守着窑过日子了。

先是离开窑洞。“窑洞冬暖夏凉,但常有田鼠打洞,下雨就漏水,采光也不好。”72岁的王常明说。20世纪80年代起,活泛起来的村民开始搬出窑洞。年过七旬的村民王铁栓仍记得,那时盖间房,光用料就需近两千块,为省钱,他和老伴自己盖,3间房竟然盖了6年。

在王铁栓家院里现在还能看到山坡上破败的旧窑洞,二百来米的距离见证着他盖房的痛苦与离开窑洞的快乐,他说:“搬下来吃水、用电方便,给儿子说媳妇的人家也愿意来了。”

接着是舍弃煤窑、瓷窑、瓦窑。村支书王旭珍说:“村里原有4个煤窑、4个瓷窑、两个瓦窑,一半村民在窑口干活。”然而煤窑开采破坏地下水系,瓷窑、瓦窑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地处汾河上游的峰岭底村,为保护水源,十多年前窑口陆续关停。村里不再像过去那么热闹,但没了污染,村边的汾河水越来越清,村里的咳嗽声也逐渐消减。日前,村头正在建设汾河湿地公园。

高爱青曾是瓷窑技术工,后到太原等地打工。但近三年他没出去,因各项扶贫措施到位,他在村里工作就有不错的收益,虽然没再在窑口干活,高爱青也成功脱贫了。王旭珍说,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村里发展中药材和马铃薯种植,推广光伏项目,2018年底,整村都脱了贫。

峰岭底村被列为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后,窑洞和瓷窑成了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如今村里正着手恢复瓷窑和窑洞。高爱青正忙着把瓷窑工艺在高君宇纪念馆复原展示,他说:“高君宇家当年经营瓷窑,作为高君宇的本家,我们有着把传统技术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准备复建个瓷窑,帮助游客现场制作产品,“瓷窑污染主要在烧制环节,我们展示技艺可做半成品,不大量烧制。”王旭珍也告诉记者,作为红色旅游的体验项目,村里正准备把山坡上的废弃窑洞改造成农家旅舍。(记者王文化、王劲玉)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相关链接

手机黄河新闻网 我要啦免费统计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