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 ( 记者 张文娟 )48岁的汪嵘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从医27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来省人民医院的全部变化,也见证了这40年来我省医疗水平、就医环境的提高和发展。7月1日,记者在汪嵘主任的工作岗位上见到了她,并听她讲述了自己的职业经历。
就医环境越来越好
汪嵘主任的父母是大学同学,毕业分配时,因组织上有明确规定:夫妻双方不能同在一所医院工作。父亲汪保新留在了省人民医院,母亲王引璋选择去了大同第一人民医院,那是1965年。一直到1976年,母亲才被调到省人民医院,继续从事儿科工作,年仅6岁的她也跟随母亲一起回到太原。那时的省人民医院就只有一栋楼,就是消化内镜中心目前所在的内科楼,现在的医技楼那会儿是职工宿舍,自己家就曾住在那里,空间很小,厨房基本上在过道上。门诊大楼应该还是一个花园,这么多年过去了,变化真大。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内科楼、医技楼、门诊大楼、行政楼,去年扩建了南院区,北院区正在新建门诊大楼。
对于当时只有几岁的汪嵘主任而言,上世纪70年代的省人民医院,也只有这些外观上的记忆,然而,对于在这里工作的母亲王引璋而言,却不仅仅是这些。母亲告诉她,那时候地方小,科室也少,就是大内科和大外科,一个大外科也就60多张床位,后来才又分成了骨科、脑外科、乳腺科、普外科、心胸外科、肛肠科等科室,现在这些科室又分了很多亚专业学组、有的甚至又独立建了科,现在的泌尿外科就是从当时的心胸外科分离出来的。比如,骨科刚从大外科分出来的时候,也就三四十张床位,现在北院、南院总共占了5层楼。一个骨科大夫就能看了包括颈椎、腰椎、关节、创伤等全部分支的病,如今随着医学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分支也越来越细,虽然大面上的东西都知道一些,但每个医生都有了各自的专攻方向,做关节的就是做关节的、做腰椎的就是做腰椎的,专业性更强了,精准度也更高了。
诊疗手段越来越多
小时候,因为汪嵘主任父母工作忙,经常要加班、值班,家里又没人招呼,她就经常跟着妈妈去医院。那时候,诊疗手段也比较单一,医生看病主要靠望、触、叩、听,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现在可借助的手段就多了,CT、核磁、心脑电图、B超等。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在进步,医学在发展,诊疗手段也越来越多。 1996年,汪嵘主任刚参加工作被安排进内科胃镜室时,省人民医院内镜室已是全省内镜方面的权威,但内镜对于患者而言也还只是一种检查手段。如今,汪嵘主任从一名小大夫变成了科主任,原来的内镜室也发展成为集诊断与治疗、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消化道疾病微创诊疗中心。
汪嵘主任最近接诊了一位68岁的老人,20年前曾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这一次是因上腹不适来就诊。她建议患者做胃镜检查,但他以“胃镜检查特别痛苦”为由拒绝,要求药物治疗,我与老人反复沟通,说现在可选择无痛胃镜,“睡一觉后”就能完成,而且对于有胃癌病史的人来说胃镜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最终老人听取了我的建议,结果在胃镜下发现食管有一处可疑病变,通过放大胃镜精细观察,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在征得老人及家属同意后,汪嵘主任给予行内镜下食管早癌剥离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理也提示早期肿瘤完整切除,老人很快痊愈后出院,在后期随访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复发征象。这要在20年前,技术手段是没办法这么早就发现并减轻老人痛苦的。
现在的消化内镜中心已不仅仅局限于检查,开展的诊疗项目有140余项,拥有最先进的激光等内窥镜系统十余套,配备高清电子胃肠镜、放大染色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胶囊内镜、胆道镜、超声内镜、超声微探头、小肠镜、中-C及各种内镜治疗仪等新型设备。
目前的消化内镜中心年诊疗量能达到2万余人次,40%以上为内镜微创手术病例。这些手术病例中,除进行常规的胃肠镜检查术、息肉切除术、异物取出术、狭窄扩张术、营养管置入术等常规手术外,还大力开展了消化内镜三级、四级手术60余项。
百姓就医越来越方便
回忆起这40年来的变化,让汪嵘主任和母亲都特别感慨的,就是互联网给百姓就诊带来的种种便利。
以前,汪嵘主任每天早晨上班,一进门诊大厅,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黑压压的人群,排着长队等待挂号,有时候队伍能一直延伸到门外。现在,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老百姓享受到了很多便利。就拿挂号来说,以前大家为了挂一个专家号,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早早到医院排队,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下一个挂号软件,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在网上预约,两三分钟就能搞定。而且在就诊过程中,过去很多需要排队缴费的环节现在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支付,有的医院包括检查、体检报告,也可以在网上查看。作为全省重点专科,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日接诊量特别大,全省乃至周边省份的很多患者都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接诊了131个病人。
很多人不理解,当天开的检查单要预约到几天以后才能做,确实是我们的病人太多了。为让患者少跑路,近两年来消化内镜中心也推出了很多便民举措,比如,在科室的微信公众号上为适应人群开通了网上预约服务;在窗口增加了扫码支付的设备,患者拿到检验单后,只需出示微信收付款的二维码,就可完成支付,不需再跑到门诊缴费大厅去缴费;检查报告则可以在候诊大厅的自助机上自助打印。
就连汪嵘主任80岁的母亲王引璋,在出门诊时,也会引导患者通过扫描单据上的二维码来缴费。母亲告诉她,网上支付了,就可以直接去药房取药,或者去检查科室做检查了,这多方便呀。
学习机会越来越多
虽然父母就住在和医院一墙之隔的家属院里,但汪嵘主任很少回家。实在是太忙了,和父母的交流基本上通过电话、微信,很少能回家陪他们说说话。她觉得自己在父母、丈夫、儿子身上实在是亏欠太多。
除了门诊、手术,还要管理科里杂七杂八的事,周六、周日基本上奉献给了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汪嵘主任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妈妈,也不是一个好女儿,但尽自己所能做一个好医生。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科主任,更有责任去了解、学习最前沿、最尖端的东西,让科室变得更加强大。
母亲特别能理解汪嵘主任,因当年的她和父亲也曾因工作而亏欠孩子,同样作为医生,她知道更新知识的重要性。母亲告诉我,过去,他们想学习也没有机会和平台,现在这种机会、平台越来越多,肯定支持孩子。有时候回到家,虽然很想和孩子坐下来聊一聊,但更希望能好好休息休息。而母亲也在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不出门诊的时候,她就在家看看杂志,看看儿科方面有什么新的技术、新的动态,省里组织一些专业讲座的时候,她也会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