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 40年,4代人,在一条养牛的“马拉松”赛道上并驾齐驱。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些山西农科人员的“犟”脾气,让他们在这条路上深耕细作,砥砺前行。
驱车赶往和顺的路上,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时有额头为白片,全身红白或黄白花点的牛儿在山坡上悠哉。恍惚间,仿似在西藏,这样的画面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杨效民,1956年生人,二级研究员,是大多牛业从业者的父辈人。这位“退而不休”的老一代农科专家,见证了我国及我省牛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的成就。
张元庆博士,79年生人,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是一位女同志,她的专业是营养饲料搭配。虽然所里诸多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她本周已经第三次前往和顺基地,“我是干业务出身,不能把牛丢掉!”张所长如是说。
王曦博士,70年代生人。我们见面时,他已经在基地连轴转了20多天。他主要负责遗传育种,选种选配。算起来,他应该是第三代“牛专家”。
……
毋庸置疑,牛业生产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史以来,从婴儿哺乳、美食强身、轻裘革履、鼓乐渡舟,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但,牛又是大家畜,生产周期长,产业持续性强,投资大,耗时长。特别是牛的育种工作耗时更长,需要几代人的持续拼搏方可完成,任何一个环节断档,都会前功后弃。
因此,和顺牛业40年,它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
1973年起,开启了十几年的黄牛改良阶段。增大牛只体格、提高牛群生产性能在那个年代,是一个远大的目标,而最终确立以西门塔尔牛为改良主体,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对比实验。
1985年起,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始了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工作。而从那时起,和顺县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基地,正式纳入国家科技部农业领域重中之重项目实施计划。杂交二代、三代乃至四代牛群成批量的诞生,牛群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
2000年以来堪称为横交选育阶段。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全面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选育工作,使优良性状得以固定。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形成生产性能高、遗传稳定、体型外貌基本一致的新类群、新品系才算“成功”,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又是十几年。
目前,它已经有了新名字—“太行云牛”横空出世。
别说一朝一夕,时间表中的大事记都是牛专家团队一件一件干出来的。几代科研人员,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以及引进的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措施,跋山涉水、走村串巷、兢兢业业,特别是太行山区,山大沟深,道路曲折,牛群又多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杨老师至今记得记得当年进行生产调研,独步进山入林,吃在农家,住在通炕的情景,夜间多次冻醒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除此之外,农民接受新技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老百姓认为“冰蛋蛋(颗粒冷冻精液)”、“细管管”(细管冷冻精液)是不会产出牛的,与技术人员开始“躲猫猫”,用公牛进行本交。加之,“太行云牛”的外形特点,老百姓将白头白尾视为“孝头、孝尾”,认为不吉利。时至今日,改良牛生长发育快,市场售价高(当时一头改良牛比本地牛市场售价高出500元左右),老百姓从内心接受了这一技术。目前,养牛业已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农业转型的中轴产业,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这一代一代的牛专家深深的感觉到,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千家万户自发的副业式、纯人工的庭院养殖,到如今的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繁育模式方面,由当年的从野交乱配,到有计划地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以及性控繁育技术的应用,繁育模式先进高效,可与发达国家接轨;在生产效率和效益方面,由山地黄牛体格小、育肥生产周期长、屠宰率低到目前体格高大、生产周期短、屠宰率高,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诸多科研人员的成就,更是他们的心血。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海祯介绍说,今年年底,被几代科研人员视为珍宝的“太行云牛”即将接受新品种审定,至此,将形成我国新的肉牛品种,而现代养殖技术将更充分地惠及更多老百姓,利在千秋。
采访中,我见到了六位今年新入职的牛业科研人员,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是新生代“牛专家”。我看到,他们手中的“接力棒”,闪烁着光……(黄河新闻网 记者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