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岁春入户,牛气满乾坤。2021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也是十二生肖轮流值岁中的牛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3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根植于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丰厚沃土,牛与中华先民结缘深厚。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往往与踏实、忠顺、勤奋、厚道、质朴、坚毅、无私奉献等诸多优秀品质相联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的独特精神意蕴。
山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在历代社会生活、信仰崇拜、文学艺术中不乏牛的身影和故事。从诗歌中的牧牛,到黄河岸边镇水的大铁牛;从壁画中的耕牛,到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红陶牛……在辛丑牛年来临之际,我们采撷了山西文物中的诸多“牛气”,在纳福迎祥的佳节喜庆中,与读者共同追忆往昔岁月乡土乡愁的美好,汲取其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十二生辰图——牛》(北齐)。该图为娄睿墓出土的十二辰图之一。侯津刚摄
春牛耕春
山西自古就是农业重地。在机械尚未发明时,牛是农民的“拖拉机”,位居六畜之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它是人们亲密而又善良的朋友。人与牛,共甘苦,同劳作,寄托着人生美好安定的向往。耕牛负载农耕文化的事象,亘古一脉,源远流长。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的北齐红陶牛。赵晶摄
陶牛体格雄健,牛头高昂,脖颈坚挺,犄角冲天,佩戴有络头、璎珞和杏叶等,是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的汉代耕牛图壁画(摹本)。侯津刚摄
画中绘一短衣赤足的农夫,右手扶犁,左手扬鞭,驱使二黑牛耕地。画面真实地描绘了东汉初年农业生产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金牛镇水
在中国人的眼里,牛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牛力大过人,古人相信牛有镇水的功能。在许多大江大河之旁,常见有高大的铜牛、铁牛、铁犀牛雄踞于河岸堤坝之上,既有遏制水患的象征意义,有的也在水利工程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力学构建。
图为黄河大铁牛。侯津刚摄
黄河大铁牛(唐开元铁牛)位于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在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遗址,如今有铁牛四尊,各重约50到70吨。每头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三吨。开元铁牛,从唐开元年间到元朝初年共使用约500年。巨型铁牛,除了固定索桥外,还有震慑洪水的作用。七星铁柱是栓船的柱子,与铁牛融为一体充作桥索桩,组成黄河上最早、最长、最大的黄河大浮桥,是当时沟通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重要纽带,是唐代国力强盛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历史见证。
神牛通灵
在中国人心中,牛是辟地的神兽。除了作为生产工具以外,也是奉献给神的重要祭品。在古代牛、羊、猪三牲之中,牛最珍贵,非一般人所能享用。我国文字中牺、牲等有与祭祀有关的文字,都以牛作为部首。正是由于牛在祭祀方面的重要作用,古代礼器祭器中,以牛作为造型纹饰,以表达人们对神的敬意。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唐代铜制牛车。赵晶摄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卧牛形钮盖列鼎之一(春秋)。侯津刚摄
吉牛纳福
在中国悠远漫长的历史中,牛占据生产生活及习俗中极为重要的位置。千百年来,牛孔武有力而能担当重任,耕地、拉车、负重,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帮助。牛无私奉献的品性也被世人所推崇。出于对牛的喜爱。古人选取牛的艺术形象,广泛应用在器皿、兵器、工具、用具、乐器、装饰品上,寄托纳福迎祥的寓意。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明崇祯年间的丙吉问牛图莲子罐。该罐腹绘有“丙吉问牛”人物故事。赵晶摄
“丙吉问牛”: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外出,他见一群人在斗殴,他没有去制止,而看到一头牛在吃力地拉车,他却停下叫人去询问。下属说他只重畜不重人,他解释说牛影响农事,直接影响到了国计民生。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清代楠木雕犀牛望月镜。赵晶摄
牧牛意趣
牛是一种亲切而温和的动物,忠厚老实,深得人们信赖。人们将牛作为坐骑或驾车的役畜,常与老人、孩童、淑女为伴。仙人骑牛、牧牛童子则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形象。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清代寿星骑牛铜像。赵晶摄
图为山西博物院藏明代骑牛童子像。赵晶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首极具山西地域特色的诗句中,杏花村、牧童与牧牛的形象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些珍贵文物中,牛壮实强健、神态生动的形象被描绘得逼真传神,意趣盎然。
中华大地春盎然,神州无恙入牛年。六畜之首的牛,与中华民族相伴相守数千年来,凝结了憨厚、忠诚、坚韧的精神形象,让我们的牛年鼓足牛劲、充满牛气、劈波斩浪、坚定前行。(文/侯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