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三晋大地走深走实、落地生根。为促使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标杆、行有示范,8月1日起,黄河新闻网开设“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先进典型”专栏,集中报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典型做法、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裴芬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打造山西养老品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分层次、多样性、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山西省民政厅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养老服务格局,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抓基础建机制,抓创新补弱项,抓重点破难点,呈现出政府兜底有力、城乡统筹发展、市场主体参与、养老事业和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政策框架
2020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社区养老服务18项举措,搭建起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四梁八柱”。
为强力推动政策落地,今年4月,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的通知》,细化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一揽子扶持政策。
5月,省民政厅印发《山西省养老服务“431”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创建4个养老服务模范市、30个养老服务模范县(区)、100个养老服务模范机构。
下一步,山西还将出台《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51”工程奖补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撬动,全力打造10个社区养老服务品牌、200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机构、50个养老服务示范社区、100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组织,落实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补助政策,全面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强化设施建设 优化有效供给
2021年省政府继续将新建3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列入民生实事清单,用钉钉子精神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了更好推进今年的民生实事,省民政厅提出打造“一市一精品”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大力提升服务标准和品质,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市场化模式,增强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把幸福工程作为总结推广太原市“政府提供场所、财政给予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抓手,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市场化运营,要求幸福工程全部由第三方运营管理,大力拓展养老服务市场。目前30个项目中已有29个项目开工,1个未开工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全省掀起大力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高潮。
截至目前,全省先后有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吕梁市等6个城市列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争取国家财政资金1.5亿元。
强化运行机制 提升养老品质
大力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有力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积极整合、盘活社区各类资源,引入养老服务企业,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助急、助浴、助医、助餐、助洁、助行“六助”服务,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全力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各项补助政策、大力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活动,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支撑。
如今,走进太原市的一些社区,为居民们提供一日三餐的社区食堂成了老年人快乐的源泉。据悉,预计到今年年底,太原市将有140个新建、改造的社区食堂投入运营。
当然,除了老年餐桌,还有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等,越来越标准化的管理,越来越多样化的服务,在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破解养老难题、提升养老服务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
强化融合发展 丰富服务内涵
为推进社区医养融合,鼓励社区养老、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山西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比如,大同市推进医养无缝对接,不断满足辖区老年人日常照护的需求;长治市成立“医养结合促进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行业合作和交流;晋城市结合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将养老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机构协议范围,更好地为失能老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
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各行各业的发展新模式已然是大势所趋,养老服务也不例外。太原市开通1234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80余项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大同市依托“398智慧养老”形成“大同助老”品牌,为8076位老年人搭建起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服务圈……
汇聚线上线下服务资源,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高标准建设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一直以来,山西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你瞧,随叫随到、触手可及的智慧养老,正在悄然走进大众生活,带给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