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
1、继续实施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为目标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2、继续为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
3、继续为58个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检查服务。
4、继续实施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5、继续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6、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扩展提升为“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
7、实施城镇养老幸福工程。
8、为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实施奖补。
9、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10、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
2019年工作回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
80%
以上,
8
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总体情况:
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3%
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6%
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
左右、
9.5%
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55.7万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小于
3%
、
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
3%
以内。全省空气质量和国考断面水质均取得
明显改善
,其他约束性指标都
较好
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新增
4
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
25%
左右。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转型发展步伐强劲有力。
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退出钢铁产能
175万
吨,关停淘汰焦炭产能
1192万
吨。累计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
1981
公里,命名认定首批
100
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19
项“揭榜制”科研项目落地实施。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48.6万
户。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
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扎实推动
15
项重大举措和
85
项工作任务。退出煤炭产能
2745万
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
68%
。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规模居
全国第一
,全年外送电量
991.3亿
千瓦时。
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全省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达
23
条,太原武宿机场吞吐量突破
1400万
人次。高速公路出省口达到
27
个。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邮件处理量达
434.8万
件。新增国际友好城市
8
对、友好合作伙伴
19
对。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类风险总体稳定可控。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最后
17
个贫困县全部进入脱贫摘帽程序,剩余
918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23.9万
贫困人口脱贫。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营造林
521万
亩,汾河谷地地下水位连续
10
年回升,PM2.5平均浓度低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
省属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率达
75.9%
,市场化处置省属“僵尸企业”
115
户。推动民营经济
30
条有效落实,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比例达
68%
,
7
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
560亿
元。
77
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正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区域协调发展质量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三大省级战略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新改建“四好农村路”
2.45万
公里,完成农村户厕改造
47万
座。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太原都市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大县城、特色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
3233
个行政村合并。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技能培训人数达
104.7万
。建设认定
616
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改造
500
余所乡镇寄宿制学校,
6000
多所中小学实现一体化发展。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
174
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
十五连涨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
30
元,达到
520
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分别提高
55
元、
57
元。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出台省政府规章
6
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948
件、政协提案
969
件。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3545”专项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
2020年工作安排——
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1%
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1%
以上和
6.5%
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46万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4.5%
以内、
6.5%
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
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
1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3.6%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2%
。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6月底前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体全面消除劣Ⅴ类,之后稳定达标。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
2.7万
套。
一、 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动能。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六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提升竞争力。推动四个有望突破千亿元的新兴产业扩规模、上水平。推动三个新兴潜力产业发展壮大。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千亿产业。推动五个有望突破千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做强做优做绿四大传统千亿产业。
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退出产能1500万吨以上。力争外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焦化产业压减过剩产能4027万吨。努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
二、 聚焦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大力实施“521”工程。提升50个左右开发区产业承载力,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和100个传统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生项目建设。
深度挖掘消费潜力。
推动大型消费商圈建设。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完善农村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严格市场监管。
推动外贸外资稳速提质。
加强外贸主体培育,新增外贸主体100家。加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力度。落实好稳外资政策,力争重点工业类开发区利用外资全部“破零”。
三、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创新驱动力。
构建创新体系。
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建设10户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用好省市两级技改资金。全力培育创新主体,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户以上,培育“小升规”企业700户。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完善创新制度。
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率先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创新生态建设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实施三大工程。
推进“1331”工程提质增效。推进“136”工程纵深发展。启动实施“111”工程。
推进人才计划。
推进人才计划。要坚持“引才引智”“晋才晋用”并举,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以一流人才政策、一流事业平台、一流创新生态,引进留住用好人才。
四、 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高质量转型动力活力。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实施好我省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加快煤炭“减优绿”步伐。深化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新能源。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进省属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基金业健康发展。 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深入推进“三化”改革。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狠抓开发区招商引资。修订完善开发区考核办法。加快综改示范区建设。
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力争产权转让达到100亿元。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成国家下达的清欠任务。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作用。
五、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国家大战略。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联动发展。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提升开放平台功能。
积极申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完善武宿综保区功能。推动运城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进一步增加国际航班。
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复制推广自贸区和深圳前海自贸片区经验。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文化合作。让更多山西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
确保2.16万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抓好扶贫资产管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两高一危一化”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稳步推进城乡清洁取暖。打好碧水保卫战。
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有效控制政府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高效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七、 协同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3万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力争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达到1000个。
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
按照“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推动太原都市区全力打造“四高”。加快打造大同、长治、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其他六市建设市域中心城市。
推进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围绕“一核一轴”空间布局。加快太原、晋中、忻州、吕梁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组团城市半小时通勤交通路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大县城建设。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鼓励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促进工商资本下乡。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
八、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做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
按照“城景通、景景通”要求,再建成1100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开展“三大品牌建设年”活动。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面提升景区服务和环境质量。发展智慧旅游,以创意激活文旅资源,以服务提升旅游品质,让广大游客在山西感受诗和远方!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晋军”。
九、 坚持高标准保护,建设美丽山西。
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
推行“林长制”,完成400万亩营造林和52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汾河中游13.5公里先行示范段项目。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落实资源有偿使用、总量管控和全面节约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成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十、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多措并举抓好就业增收。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认定400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改造500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做强做优理工院校办,名办好综合性大学。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加快“双高”高职院校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再提高20元。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基本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5.3万套。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工作。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加快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健全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建立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分类监管制度。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加强应急管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枫桥经验”山西特色。推进高层次平安山西建设。支持国防建设。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政治建设。
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及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按照“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总体要求,完善省级“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管理运营架构。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按照“三对”“六最”要求,开展营商环境升级专项行动。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好差评”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打造“一号对外”的政府“总客服”!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网信山西微信公众号
黄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之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