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灵芝、冬虫夏草......说起食用菌,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明昌如数家珍。10月22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的常明昌,回顾了35年食用菌种植研究生涯。
从1992年开始,他就开始探索农科教、产学研和科技扶贫相结合的道路,他创建了山西农大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通过食用菌种植培训,将技术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带领数十万农民脱贫致富,先后在全省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约36亿元。
▲常明昌
“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技术才充满活力。”常明昌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生产成果,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1992年创业之初,为了得到制种效果好的玻璃容器,他放下知识分子的“面子”,羞涩地推着小平车走街串巷,收购给食用菌制种的罐头瓶。
冬天在冰冷的水里洗刷罐头瓶,手冻得就像长熟了的花菇。因为没有好的试验条件,他就在一块空地上挖了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这便是最初的菇棚。汗流浃背,满嘴起泡,生怕出现一点闪失,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试验上。
“我几乎住在潮热的菇棚里,观察蘑菇的生长周期,耐心细致地做着烧火加热、喷水增湿等工作。”他爱人曾说,常明昌照顾蘑菇比看孩子还精心。当一丛丛、一摞摞蘑菇“怒放”时,常明昌几乎手舞足蹈。
2005年去山东、上海、福建等地考察时,当见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情景,常明昌震撼不已,“那里完全实现了食用菌生长要素精准控制,能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束缚,达到了高产高效。”在这里,常明昌也看到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再加上借亲戚朋友的钱,办起了山西省第一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
2010年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常明昌建立了我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全省食用菌产业由2009年的总产量9万吨,发展到2019年的38万吨。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常明昌先后在全省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并建立了我省最大的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北冬虫夏草基地。
送食用菌种植技术到田间地头
1999年,常明昌到贫困县安泽县蹲点扶贫。他发现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林地资源,非常适合种植香菇。9个月的时间里,常明昌奔波在山区小路上,穿梭于菇棚间,去了100多趟安泽县。
过去,枝条、木屑、玉米芯、秸秆等,都被农民当做垃圾烧掉或者沤肥。常明昌通过考察后发现,它们是孕育食用菌的优秀温床!在常明昌的指导下,玉米芯、秸秆,成了贫困户发家致富的“财源”,从废料摇身一变成菌棒。此后,安泽县陆续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两年时间,安泽县香菇生产基地增收4000多万元。
自从开始技术扶贫,常明昌的手机成了“热线电话”,经常从早上四五点,断断续续地响到半夜一两点。他说,“贫困户们想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的热切心情,我都能理解。有时,他们看到大棚里的蘑菇长势不好,心急如焚,自然也顾不上时间,就急匆匆地打电话咨询办法。”每当这时,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常明昌总是不计时间,耐心给予技术指导。
对于难解决的问题,山西省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的其他食用菌技术员,都会跟着常明昌,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到贫困县,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今年3月份以来,常明昌先后去过武乡县、沁县、榆社县等6个县的扶贫基地,不仅为栽培户提供培养料和技术,还帮着联系销路。“搞科技扶贫不能松懈,否则就是对贫困户的不负责任。”2000年至今,常明昌带领团队帮扶了200多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6家年产值过亿。
注重培养“三农”人才
如今,贫困地区农民老龄化严重,为了让食用菌种植产业在贫困地区发展越来越好,常明昌非常重视培养“三农”人才,让科技扶贫后继有人。在农村扶贫过程中,常明昌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他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山西农大校园,常明昌讲授的《食用菌栽培学》,一直是农大听课人数最多的一门课。每次上课,330人的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
在科研团队方面,常明昌带领的山西农大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由11个人组成,包括5个教授、4个副教授、2个讲师,其中8个是博士,另外还带了42个研究生。“有的人适合搞基础研究,有的人适合搞应用,咱不能把他们限制住。”常明昌对研究很严谨,对助手和学生很信任,常常放手让他们去发挥各自的专长。